中国书法是汉字演变的艺术镜像,其历程贯穿三千年文明脉络。商周时期,甲骨文与金文开启书法序幕,契刻的刚劲与铸造的浑厚奠定了「线条艺术」的基因。秦代李斯创小篆,以规整匀称确立「书同文」标准。汉代隶书蔚然成风,「蚕头燕尾」「波磔」笔法激活书写韵律,竹简帛书中的率真笔意更显生命活力。



魏晋南北朝是书法觉醒期,王羲之革新行草书,以《兰亭序》将技法升华为「道法自然」的哲学表达。唐代楷书法度森严,颜真卿、柳公权以筋骨之力铸就「唐楷高峰」,张旭、怀素则以狂草解构时空秩序。宋代尚意书风兴起,苏轼、黄庭坚主张「我书意造本无法」,笔墨成为心象外化载体。



元代赵孟?倡导复古,直溯晋唐笔法精粹;明清书家寻求突破,董其昌的澹远、王铎的跌宕、邓石如的碑学实践,拓宽了笔墨语言维度。至近现代,甲骨简牍出土重塑书学视野,沈尹默、林散之等融汇传统与现代,让书法在全球化语境中焕发新生。



书法史不仅是技法的革新史,更是中国人观照世界的精神史诗,每一笔墨痕皆凝固着时代的呼吸与文化的基因。

也之,2025-5-13